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020年中考落下帷幕 成绩8月7日左右揭晓
- 中力玻璃闪耀2025沙特国际玻璃门窗展 深耕中东绿色建筑市场,行业会议
-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.3件
- 厦门海关上线新平台 国际邮件可“一站式”办理
- 目前房屋装修有几种风格
- 四川省第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“流光溢彩”三项展览在西昌市开展
- 脑瘫女孩备孕遭网暴!当事人痛哭回应,网友炸锅【两性&情感】风尚中国网
- 厦门住房公积金贷款流动性调节系数今起调整
- 2020年中考落下帷幕 成绩8月7日左右揭晓
- 央视新闻报道丨军民鱼水情!武警官兵完成抗洪抢险任务归建
- 宁德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:政协书香连两岸 一页诗心聚侨情
- 贝店怎么开店?贝店开店赚钱吗?
- 泉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入户登记启动
- 全面修复主体结构病害 厦门同安两座桥梁旧貌换新颜
- “越野车男子别停摩托车”事件调查:男子非中联重科员工,目前已被行政拘留
- 冰火两重天!利拉德首节神准下半场冰凉仅进俩球
- 玻璃隔断有什么施工标准 如何选择优异的玻璃隔断,行业资讯
- 今天厦门相对湿度70%~95% 明后天最高气温33℃
- 南華早報:台灣關稅談判4籌碼用盡 對美8成出口恐淪川普新目標|天下雜誌
- 在“世界读书日”饱“读”敦煌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